日前,易成新能宣布以3549.7万元收购河南平煤神马储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储能公司”)80%股权,并计划增资1亿元,将注册资本从3000万元提升至1.55亿元。
这一动作背后,是易成新能对储能赛道“长时+短时”技术协同的战略押注,也折射出中国新能源产业从规模扩张向技术多元化突围的深刻转型。
全钒液流与锂电的互补逻辑
易成新能此次收购的核心目标,在于填补其储能技术版图的空白。公司旗下子公司开封时代新能源已掌握全钒液流电池核心技术,具备年产300MW系统的能力,主打长时储能场景(4小时以上)。
而储能公司的主营业务——智能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,则以1-2小时的短时调频、调峰见长。两者的结合,恰好覆盖了电力系统对储能“灵活性+稳定性”的双重需求。
国家政策为这一技术融合提供了背书。2025年1月实施的《能源法》明确提出“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”,要求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提升的储能体系。
当前,中国新型储能装机中,锂离子电池占比超90%,但其安全性短板和4小时以上经济性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。全钒液流电池虽成本较高,却因超长寿命(20年)和本质安全性成为电网侧长时储能的优选。易成新能的“双技术”布局,正踩中了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脉搏。
而被收购的储能公司堪称行业黑马。2023年其营收为零,净利润亏损150万元;但2024年突然爆发,实现营收2.07亿元、净利润1193.9万元,净资产从3000万元增至1.55亿元。这种跳跃式增长炒股配资之家,既得益于母公司中国平煤神马的资源支持,也与其业务定位紧密相关。
储能公司聚焦智能锂电储能系统集成,服务场景涵盖工商业储能、电网侧调频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其2024年总资产激增2.1亿元,但净资产仅增长1200万元,背后是负债的大幅增加。这暗示公司可能通过供应链融资或项目垫资快速扩张,但也需警惕现金流压力。
资本棋局:易成新能“双轮驱动”战略
此次收购是易成新能2025年“高端碳材+新型储能”战略的又一落子。3月底,公司刚以7857万元收购山西梅山湖70%股权,扩大石墨电极产能;如今加码储能,形成“碳材降本+储能增效”的协同效应。
更深层的逻辑在于财务自救。2024年,易成新能因剥离光伏业务巨亏8.51亿元,资产负债率升至59.23%。2025年一季度,尽管亏损收窄至4802万元,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.52亿元,同比暴跌637%。通过收购控股股东资产,既能避免同业竞争,又可借助储能公司的盈利改善报表。
易成新能的布局,折射出储能行业两大趋势。
一是技术路线多元化。钠离子电池度电成本逼近0.3元/Wh,压缩空气储能商业化提速,全钒液流电池若不能将成本降至0.3元以下,恐难逃边缘化。
二是场景定制化。光伏配储要求4小时以上时长,而工商业用户更看重2小时内的投资回报率。易成新能“全钒+锂电”的组合,试图通吃电网侧与用户侧市场。
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于与宁德时代的合作。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已与宁德时代签署协议,共同开发河南省内储能项目。若易成新能借势导入宁德时代的电芯与系统集成技术,其锂电储能业务竞争力将大幅提升。
结语
对易成新能而言,这场收购既是向储能赛道冲锋的号角,也是背水一战的生存抉择。2024年剥离光伏、2025年押注储能,其管理层正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重构业务版图。
但新能源行业的竞争从不相信情怀,只相信度电成本与现金流。当全钒液流电池遇上锂电储能,当国资背景碰撞市场化机制,易成新能能否在技术、资本、市场的三重奏中谱写出转型乐章?
活动预告 ]article_adlist-->爆料及投稿| editors@ofweek.com广告及商务合作 | 焦女士:19168597392
加入储能行业交流群
]article_adlist-->长按二维码,备注“姓名-公司-岗位”申请入群 ]article_adlist-->粤友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